相和歌辞。贾客乐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
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秋江初月猩猩语,
孤帆夜发满湘渚。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
弃业长为贩卖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相和歌辞·贾客乐》描绘了古代商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通过商人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首先,诗歌开篇点明了金陵(今南京)西边商贾云集的景象,这些商人在船上生活,习惯了风浪,表现出他们常年在外奔波的艰辛。接着,诗人描述了商人们在出航前的仪式——在船头祭神并洒酒,这是为了祈求航行平安,反映了他们对未知旅途的敬畏与期待。

随着诗歌的推进,商人们停杯共谈远行的计划,他们将要进入蜀地(今四川)和蛮夷之地,这意味着他们将要面临更长的离别和更大的风险。诗人在这里提到“金多众中为上客”,揭示了商人社会中金钱的重要性,有钱人往往受到更多的尊重和优待。

然而,商人的生活并不轻松。他们夜夜计算账目,睡眠不足,表现出他们为生计奔波劳碌的状态。秋天的江面上,猩猩的叫声和孤帆夜发的景象,更增添了旅途的孤寂和凄凉。水工们小心翼翼地驾驶船只,避开暗滩,直到穿过山边,追上前面的同伴,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商人旅途的艰辛。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商人和农夫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商人虽然辛苦,但他们的名字不在县籍中,意味着他们不用承担繁重的赋税,而农夫则因为税多而长期辛苦劳作。这种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夫命运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商人生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商人的冒险精神和对财富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背后的辛酸和社会的不平等。诗人通过对商人和农夫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描绘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还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引发了读者对生活、财富和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