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九日诗

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
姬人荐初(御览作秋。)酝,幼子问残疾。
园菊抱(文苑作把。)黄华,庭榴⑴剖珠(岁时杂咏作朱。)实。
聊(岁时杂咏作昨。)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的开头,作者用“秋日正凄凄,茅茨复萧瑟”来描写秋天的凄凉景象。秋天的日子本就让人感到冷清,而茅草屋更显得荒凉,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

接下来,作者提到“姬人荐初酝,幼子问残疾”,这里“姬人”可能指的是妻子或侍女,“初酝”是刚酿好的酒。妻子为他倒上酒,年幼的孩子问他身体是否不适。这两句看似平淡,却透露出家庭的温暖,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身体可能不太好,或许正因漂泊在外而身心俱疲。

然后,作者写道“园菊抱黄华,庭榴剖珠实”,描述了园中的菊花正开着黄花,庭院的石榴果实饱满。菊花和石榴都是秋天的象征,菊花的黄华和石榴的珠实,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美丽,但在这美景背后,作者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最后两句,“聊以著书情,暂遣他乡日”,作者通过著书来排遣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著书不仅是他的兴趣,也是他打发时间、缓解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这里的“暂”字,透露出作者虽然暂时用著书来排解情绪,但内心深处依然渴望回到家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家庭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虽然面对美景,作者却无法完全享受,只能通过著书来暂时缓解心中的苦闷。这种复杂的情感,既真实又深刻,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