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范金诚可则,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先铸首山铜。
瑰姿信岩崿,奇态实玲珑。
峰嶝互相拒,岩岫杳无穷。
赤松游其上,敛足御轻鸿。
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
岭侧多奇树,或孤或复丛。
岩间有佚女,垂袂似含风。
翚飞若未已,虎视郁馀雄。
登山起重障,左右引丝桐。
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
如彼崇朝气,触石绕华嵩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精美的博山香炉,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提到香炉是用上等的铜材精心铸造而成,工艺精湛,展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接着,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香炉上的各种装饰:山峰、岩石、树木、仙女等,栩栩如生,仿佛一座微缩的自然景观。香炉上的山峰交错,岩石深邃,奇树丛生,仙女轻舞,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诗人还描绘了香炉上的一些动态场景:赤松(一种神话中的仙人)在山上游走,蛟螭(传说中的龙)盘踞在山下,仿佛随时准备腾飞。这些细节让香炉显得更加灵动,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诗人描述了香炉点燃后的情景:百种香料在夜晚燃烧,香气四溢,宛如清晨的雾气环绕着高山。这种比喻不仅让人感受到香炉的芬芳,还赋予了它一种神圣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博山香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自然与神话的完美结合,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