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伯兄听雨不寐元韵,与仲兄和之
静夜帘栊,薄寒庭院,罗衣不耐更深。
乍断还连,料应洒遍花阴。
孰教清漏添如许,一声声冷透诗心。
到天明,无限廉纤,无限萧森。
偶然试写巴山句,奈频番剪烛,苦未成吟。
却忆横塘,荷衣零落难禁。
小楼曾祝春无恙,润苍苔旧径堪寻。
恨残更,尽力将愁,压上罗衾。
乍断还连,料应洒遍花阴。
孰教清漏添如许,一声声冷透诗心。
到天明,无限廉纤,无限萧森。
偶然试写巴山句,奈频番剪烛,苦未成吟。
却忆横塘,荷衣零落难禁。
小楼曾祝春无恙,润苍苔旧径堪寻。
恨残更,尽力将愁,压上罗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雨夜中作者与兄长们的交流与思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夜晚的宁静与寒冷: 词一开始提到夜晚的帘栊(窗帘)和寒冷的庭院,暗示一个清冷的夜晚。作者穿着单薄的衣服,感觉不到温暖。这种寒冷不仅指的是物理上的寒冷,也暗示作者内心的忧郁与不安。
2. 雨水和花阴: 作者说雨水连绵不断,洒在花丛间。这种景象常常让人联想到哀愁与孤独。雨水与花阴的结合,象征着生命中的风雨和美丽同时存在,但有时风雨会让人觉得更加孤独和凄凉。
3. 回忆与情感: 作者回忆起横塘(古代诗人常用的一个意象,代表孤独或悲伤之地)的荷衣零落,零落的荷衣代表着曾经的美好已逝去,无法再回到过去。荷衣零落在情感上是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惋惜。
4. 写作与苦吟: 作者尝试写下关于巴山的诗句,但剪烛(指点燃蜡烛)多次,却未能完成。这说明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写作的艰难,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5. 愁绪与无奈: 作者提到曾经在小楼中祈祷春天不会离去,希望一切恢复美好。然而,春天虽然恢复了生机,但房间里却仍然充满了愁绪。作者试图用残余的夜晚时间压住这种愁绪,但似乎无法完全摆脱。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夜晚、雨水和回忆的描述,作者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愁绪难以排解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动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