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太平乐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这是对君主的赞美。作者认为君主的德行超越了历代,他的威严让四方都归于平静。这里强调了君主的重要性,认为一个贤明的君主能够带来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接下来,“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长”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状态。战争停止了,百姓们不再受战乱之苦,日子过得平静而长久。这里突出了和平带来的好处,人们不再为战乱所困扰,生活变得安宁。

整首诗词的核心思想是赞美太平盛世,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渴望。通过描绘君主的贤明和百姓的安宁生活,作者传达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图景,那就是在贤明君主的治理下,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和平与安宁的美好。它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激励人们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