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回忆了诗人曾经在春天到习池欣赏美景,攀折花枝时,还常常认出是去年的枝条。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熟悉和亲近,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描绘了诗人早晨穿过曲折的小路,穿越千林,晚上经过危险的桥梁,只有一根木头支撑。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探索和冒险,也象征了生活中的艰辛和坚持。
颈联“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表达了诗人不畏春寒,坚持出行的决心,但因为有人期待,所以迟迟未归。这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尾联“无钱可办辚浮醉,报答春光只有诗”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虽然没钱买酒来放纵自己,但他用诗来回报春光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诗歌创作的自我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创作的精神。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动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尤袤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