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旦解酲共哭顾舍人诗

独酌一樽酒,高咏七哀诗。
何言蒿里别,非复竹林期。
阶荒郑公草,户阒董生帷。
人随暮⑴槿落,客共晚莺悲。
年发(文苑作鬓。)两如此,伤心讵⑵几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饮酒、吟诗,感叹时光流逝、友情不再的哀伤情绪。

诗的开头,作者独自饮酒,高声吟咏着哀伤的诗句。这里的“七哀诗”指的是充满悲伤情感的诗篇,暗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接着,作者感叹与朋友的分别,不再有像竹林七贤那样的相聚时光。这里的“蒿里别”指的是与朋友的离别,而“竹林期”则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时光。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随后,作者描写了周围的荒凉景象:台阶上长满了杂草,门户紧闭,像是董生的帷幕。这些景象映衬出作者的孤独与凄凉。“郑公草”和“董生帷”都是借代,用来形容环境的荒芜和冷清。

诗中还提到,人随着暮色中的木槿花一同凋落,客人也与晚莺一同悲鸣。这里的“暮槿”和“晚莺”都是象征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伤氛围。

最后,作者感叹年华与头发(或鬓发)都已老去,内心的悲伤不知何时才能停止。这里的“年发两如此”指的是岁月流逝,人也随之衰老,而“伤心讵几时”则表达了作者对无尽哀伤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离别、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深切哀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层层递进,最终留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悲凉感。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