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松为丁师善作
涧松高百尺,磊落多大节。连根抱危石,古色黑如铁。
隆冬方冱寒,山中积霜雪。萝茑悉枯死,苍崖犹冻裂。
此时唯老干,峭直不摧折。国匠求美材,瞻望叹奇绝。
险阻不可致,既作复中辍。我愿驱六丁,操斧隳嵑𡿒。
得此栋梁材,持以献天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棵生长在山涧中的高大松树,它经历了寒冬的考验,依然坚韧不拔。诗人通过这棵松树,表达了对坚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栋梁之才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述了松树的外貌特征:它高耸入云,树干粗壮,树皮像铁一样黑。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松树的雄伟和坚韧。接着,诗人写到松树在寒冬中的处境:山中积雪,其他植物都枯萎了,岩石也被冻裂,但松树依然挺立,没有被摧折。这里,松树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即使面对恶劣的环境,也能屹立不倒。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有国匠(指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来寻找美材,看到这棵松树后惊叹不已,但因为路途险阻,无法将它带走。这里,松树被比喻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而国匠的寻找则象征着国家对优秀人才的渴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驱使六丁(神话中的力士)去砍伐松树,将它献给天阙(指朝廷)。这表明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发现并重用像松树一样坚强、优秀的人才,让他们为国家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棵坚韧不拔的松树,赞美了坚强不屈的精神,并表达了对国家栋梁之才的渴望。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发现并重用这样的人才,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支柱。这种寓意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词既有文学价值,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