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用孟郊体 其四

檐雨滴空廊,一滴惟一音。
羁人坐修夜,一坐非一心。
一心亡故怀,剩有愁相寻。
且披折绵衣,自奏明徽琴。
咄哉子野死,虞韶成卫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旅夜用孟郊体 其四》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夜晚独坐时的复杂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檐雨滴空廊,一滴惟一音”来营造氛围。屋檐下的雨滴落在空荡荡的走廊上,每一滴都发出清晰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接着,“羁人坐修夜,一坐非一心”描绘了诗人的状态。他独自一人坐着,度过漫长的夜晚,但内心却无法平静。这里的“一坐非一心”意味着他虽然身体静止,但思绪纷繁,无法专注于某一件事。

“一心亡故怀,剩有愁相寻”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失去了原有的平静和快乐,只剩下无尽的忧愁。这种忧愁像影子一样,不断地找上门来,挥之不去。

然后,“且披折绵衣,自奏明徽琴”写出诗人试图通过穿衣和弹琴来排解心中的愁绪。他披上厚重的衣服,仿佛想用温暖来驱散内心的寒冷;他弹奏着琴,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感。

最后,“咄哉子野死,虞韶成卫淫”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感叹。子野是古代的音乐家,虞韶是美好的音乐,卫淫则是低俗的音乐。诗人感叹子野的去世,意味着美好的音乐也随之消失,代之以低俗的音乐。这象征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忧愁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内心独白和历史典故,将复杂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他的内心世界。

江湜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诗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山东、福建等省。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忧愤而死。诗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诗录》。《吴中先贤谱》 苏文 编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