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会饮诸僚

月近中秋好,风因小雨清。
山眉烟处远,江练夜深横。
我病自不饮,君诗俱有声。
放歌能取醉,不必唤嘉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聚会场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首联“月近中秋好,风因小雨清”点明了时间——中秋时节,月亮格外明亮,而小雨过后,微风清新宜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节日的氛围,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

颔联“山眉烟处远,江练夜深横”继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江面在深夜里像一条白色的绸带横卧。这里的“山眉”和“江练”都是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山水之美。

颈联“我病自不饮,君诗俱有声”转折到作者自身,他因为身体不适而不饮酒,但朋友们吟诗作对的声音却格外动听。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欣赏,也暗示了即使不能饮酒,诗歌依然能带来愉悦。

尾联“放歌能取醉,不必唤嘉荣”是整首诗的高潮,作者认为通过放声歌唱同样可以达到醉意,不需要依赖美酒。这里的“嘉荣”指的是美酒,作者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夜晚的自然景色和朋友间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它展现了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诗歌和友谊找到快乐和满足。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