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
长亭路。
望渭北、漠漠春天树。
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
晴丝扬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
望孤帆、影接天涯,一江潮带愁去。
回首杜若汀州,叹泛梗飘萍,乍散还聚。
满径残红春归后,犹自有、杨花乱舞。
怅金徽、梁尘暗锁,算谁是、知音堪共语。
尽天涯、梦断东风,彩云鸾凤无侣。
望渭北、漠漠春天树。
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
晴丝扬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
望孤帆、影接天涯,一江潮带愁去。
回首杜若汀州,叹泛梗飘萍,乍散还聚。
满径残红春归后,犹自有、杨花乱舞。
怅金徽、梁尘暗锁,算谁是、知音堪共语。
尽天涯、梦断东风,彩云鸾凤无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尉迟杯》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充满了深情和忧伤。让我们一步一步地分析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
初见景物
词的开头“长亭路。望渭北、漠漠春天树。”描述了诗人站在长亭上,向北眺望一片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树木在旷野中显得模糊不清,给人心中增添了一丝不明确的期待或不安。别酒与离别
“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诗人与友人共饮告别酒,殷勤地再斟一杯,预示着明天将是充满思念的日子。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深深不舍。离别后的景象
“晴丝扬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词人描述了晴天里轻柔的丝线随风摇曳,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南方水边的芳草地。这种景象虽然美好,却也增加了离别后的孤独感。远行的思念
“望孤帆、影接天涯,一江潮带愁去。”诗人望着渐行渐远的孤帆,感到自己就像那潮水,带着愁绪流向遥远的天边。这象征着友人远行,诗人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回忆与感叹
“回首杜若汀州,叹泛梗飘萍,乍散还聚。”回想起曾经一起游玩的地方,诗人感叹自己像随水漂流的浮萍,有时分散,有时又聚在一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奈。前程的迷茫
“满径残红春归后,犹自有、杨花乱舞。”春天已过,地上留下一片片凋零的花瓣,杨花在空中乱舞。这比喻诗人对未来前程的迷茫和不确定。对知音的渴望
“怅金徽、梁尘暗锁,算谁是、知音堪共语。”诗人感叹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心事,琴声也无法触动心弦。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知音的心情。结尾的憧憬与孤独
“尽天涯、梦断东风,彩云鸾凤无侣。”即使在天涯海角,梦中的温暖也无法延续,诗人感到孤独无依,像彩云和鸾凤一样失去了伴侣。整个词在结尾处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友谊的渴望。这首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和孤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词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