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辽海亭

登临酒面洒清风,竟日凭栏兴未穷。
残雪楼台山向背,夕阳城郭水西东。
客情到处身如寄,别恨他时梦可通。
自叹不如华表鹤,故乡常在白云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晚登辽海亭》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自己登上高处,清风拂面,整日倚栏远望,兴致盎然。这里的“清风”和“凭栏”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舒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然而,接下来的“残雪楼台山向背,夕阳城郭水西东”却转向了另一种意境。残雪覆盖的楼台、远山、夕阳下的城郭和流水,构成了一幅苍茫而略带寂寥的画面。这些景物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说自己像是一个四处漂泊的旅客,身在他乡,心却无处安放。这里的“身如寄”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受。而“别恨他时梦可通”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他希望通过梦境来缓解内心的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自叹不如华表上的仙鹤,因为它们可以自由地在白云间飞翔,而故乡却始终在遥远的云端。这里“华表鹤”象征着自由和回归,而“故乡常在白云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和无法触及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高士谈

(?—1146)金燕人,字子文,一字季默。任宋为忻州户曹。入金授翰林直学士。熙宗皇统初,以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有《蒙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