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龙池篇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
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美好的祝愿。

首先,诗中提到的“神龙生碧泉”和“泉水灵源”展现了一个神奇的场景:泉水仿佛是由神龙的力量所生,清澈见底,延绵不绝。这种描写不仅赋予了泉水灵性,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接着,诗中提到“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这里描绘了飞龙从珠潭中腾空而起,而潭水与天上的银河相连。这一画面充满了奇幻色彩,仿佛天地间的界限被打破,形成了某种神圣的连接。

随后,诗人描绘了河岸边的美丽景色:“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这里的“花柳”和“楼台”构成了如画般的美景,仿佛人间仙境,令人陶醉。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

最后,诗的后两句“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则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神奇的自然景象,能够带来吉祥和长寿,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神龙、泉水、飞龙、花柳、楼台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和自然美景的世界。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还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