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笋

西泠旧麓。
记晓寒径里,冰苔曾斸。
分与樱厨,剥似蕉心,几度醉拈香玉。
惊雷忽破乡关梦,又瘦认、袜罗双曲。
算好春、易过头番,竟日画栏凭独。
无那湖阴翠减,问谁更、采笔重题修竹。
回首东风,花暗禅房,燕子初来天竺。
判教领、尽烟霞味,怕一寸、词肠犹俗。
愿少留、伴我清尊,莫放小庭幽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充满绿意和生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首先,诗词开篇提到了“西泠旧麓”,这是一个古老而熟悉的地方,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林。接着,诗人回忆起了清晨的寒冷小径,以及在冰凉的苔藓上采摘笋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新,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接下来,诗人用“分与樱厨,剥似蕉心”来形容笋的处理过程,形象地描绘了笋的鲜嫩和美味。这里的“樱厨”可能指的是精致的厨房,而“剥似蕉心”则让人联想到笋的细腻和柔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

诗中的“惊雷忽破乡关梦”一句,突然引入了雷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这雷声似乎唤醒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紧接着的“又瘦认、袜罗双曲”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体态变化的感慨,或者是对外界变化的敏锐感知。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算好春、易过头番,竟日画栏凭独”意味着美好的春天总是短暂,诗人只能在画栏前独自凭栏,感受时光的流逝。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许多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共同感受。

诗人还提到了“湖阴翠减”,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无奈。他询问“问谁更、采笔重题修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遗憾。

最后,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能够陪伴自己,带来心灵的慰藉。“愿少留、伴我清尊,莫放小庭幽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通过这首诗词,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