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玉泉寺”的寺庙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同时通过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悟。
首句“寺还名玉泉”,点明了寺庙的名字,也暗示了寺庙与泉水的清澈、纯净相关。接着,“澄水亦遭贤”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清澈,并借此引出“贤”这一概念,暗示即使是清澈的水也会遇到贤人,似乎表达了事物无论多么美好,也难免与外界发生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物尚犹如此,人争合偶然”是作者由物及人,进行哲理思考。作者通过泉水的遭遇,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偶然。世间的万物尚且如此,人又何须过分争夺和计较呢?这里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后四句则转向对寺庙周围景色的描写。“溪流云断外,山峻鸟飞还”描绘了寺庙外的自然风光:溪水潺潺,云彩在远处时断时续;山势高峻,鸟儿在山间自由飞翔。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超脱尘世的感觉。
最后两句“初日长廊下,高僧正坐禅”将视角拉回寺庙内,描绘了清晨时分,一位高僧在长廊下静静坐禅的场景。这幅画面充满了禅意,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淡泊名利的思考,同时通过高僧坐禅的形象,传递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