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独坐二首 其二

君火消三昧,心灰死不然。
壁灯红似豆,尘海黑如烟。
短榻欹衾枕,长街闹管弦。
纷纷繁响杂,寂灭到枯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上九独坐二首 其二》描绘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外部喧嚣与内心孤寂,表达了深刻的禅意。

诗的开头,“君火消三昧,心灰死不然”,讲的是外界的热情已经消退,但内心的执念却依然难以放下。这里的“火”象征着激情与欲望,“三昧”则是佛教中的一种专注状态。诗人想要放下一切,但内心却无法真正平静。

接着,“壁灯红似豆,尘海黑如烟”,诗人用灯光的微弱和尘世的昏暗来象征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红色的壁灯像豆粒般微小,暗示了内心的微弱希望;而“尘海黑如烟”则描绘了外界的混沌与纷扰,仿佛一切都笼罩在黑暗中。

“短榻欹衾枕,长街闹管弦”,诗人躺在简陋的床上,听着外面长街上热闹的音乐声,形成了内外世界的鲜明对比。短榻的简朴与长街的喧嚣,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浮躁。

最后,“纷纷繁响杂,寂灭到枯禅”,诗人虽然身处喧嚣之中,但内心却逐渐走向寂灭,达到了一种“枯禅”的境界。这里的“枯禅”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心的状态。

整首诗的意境深沉,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在纷繁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真正的平静来自于内心的超脱与觉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