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重联句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颜真卿
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皇甫曾
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皇甫曾
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李崿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李崿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陆羽
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陆羽
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皎然
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皎然
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皇甫曾
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皇甫曾
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李崿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李崿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陆羽
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陆羽
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皎然
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皎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七言重联句》是由多位唐代诗人共同创作的联句诗,每个人贡献两句,表达了对友情、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
首先,颜真卿开篇的两句,表达了他对才华和诗艺的自信。他觉得自己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像横跨素波的独行者。接着,他感慨道,如果不是因为深厚的友情,谁愿意千里迢迢来相会呢?这句话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皇甫曾的部分则描绘了诗书相伴的宁静生活。他提到夜晚品茶、清晨赶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追求。他还通过“碾玉”和“鸣珂”两个细节,暗示了生活的精致与对未来的期待。
李崿的句子则转向了自然景观。他用“万井更深”和“千方雾起”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雾气笼罩的朦胧景象。然后,他通过“荧荧远火”和“历历寒枝”进一步刻画了渔村和鸟巢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陆羽的部分则表达了对学问和道德的思考。他提到汉朝的学者隐居不仕,而如今鲁国的弟子们则在追求学问。他自谦地说,自己只是倾心学习,从未抱怨过时光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皎然的最后两句则带有哲理意味。他提到“独赏谢吟山照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独享与欣赏。而“共知殷叹树婆娑”则暗示了人们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最后,他提到“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意思是说,世俗的荣华富贵常常让人感到距离遥远,而修行的僧衣却总是向往雪峰,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多位诗人的联句,展现了他们对友情、生活、自然和理想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