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古微移居上斜街,邻顾侠君小秀野草堂,即查查浦故居也,赋词徵和,因忆咸同间吾宗龙壁翁居此,时适得王元章墨梅十二巨帧,遂榜其西斋曰十二洞天梅花书屋,事见龙壁山房庚申集藉广,古微所未备,并以谂后之

翠深天尺五,认秀野风流,银湾斜处。
閒鸥淡容与。
是百年见惯,骚坛旗鼓。
春风胥宇。
想生香、梅花万树。
正南窗、煖入横枝,约略洞天云古。
凝伫。
朋笺旧事,挂笏高情,承平簪组。
藤交阴妩。
谁共觅,旧题句。
劝先生莫忘,玉壶觞我,准备新诗赏雨。
怕窥檐、一角西山,笑人自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文人迁居新居后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中提到的“上斜街”和“小秀野草堂”是文人新居的所在地,周围环境优美,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诗人通过“翠深天尺五”、“银湾斜处”等意象,展现了新居的宁静与美丽,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天地中。

诗中提到的“闲鸥淡容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他已经习惯了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动。春风、梅花、横枝等自然元素,进一步烘托出新居的温馨与诗意,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诗人还回忆了过去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提到“朋笺旧事”、“挂笏高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藤蔓交织的阴凉处,曾经是诗人与友人共同品茗、吟诗的地方,如今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似乎少了那份共同寻觅诗意的伴侣。

最后,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忘记那些美好的时光,准备好迎接新的诗篇,享受雨中的宁静。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诗人望着西山,似乎在嘲笑自己过于执着于这些情感的起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新居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