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亭诸父夜酌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石榴亭诸父夜酌》描绘了一个夜晚在石榴亭中的宴饮场景,展现了宁静、优雅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

诗的开头提到“永漏报高阁”,意思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暗示夜晚的宁静和宴会的漫长。接着,“榴亭出夜筵”点明了地点——石榴亭,夜晚的宴会正进行着。“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描绘了宴会的奢华,紫檀木的香气弥漫,银烛的光芒映照着轻烟,给人一种高贵而温馨的感觉。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风吹过竹林发出悦耳的声音,夏日的香气仿佛融入了琴弦之中,给人一种自然与音乐交融的美感。

“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描写了宴会中的情景。露水打湿了人们的衣袖,歌声与酒杯的传递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则转向了宴会中的女性,她们在春夜的美梦中沉醉,甚至忘记了头上的翠钿,表现了她们的惬意与放松。

最后两句“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以象征手法结束全诗。玉山象征着坚不可摧的事物,而“看月背花眠”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人们背对着花朵,望着月亮,渐渐进入梦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夜晚宴会的宁静与美好,既有奢华的环境,又有自然的声音与香气,人物在其中享受着悠闲与快乐,最终在月光下安眠。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