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一样伤心惯。
月明中,南来乌鹊,楚天飞倦。
身是湘江斑竹子,点点泪珠成串。
曾熟读、离骚一卷。
王谢才名休浪许,怕旧家门第沧桑换。
为君语,定肠断。
穷途忧结悲秋伴。
尽无聊,兰啼蕙泣,花笺洒满。
消尽少年豪荡气,此意有谁情愿。
便化作、石人都软。
流水琴材君绝妙,遇中郎、定识桐枝爨。
焦尾恨,且休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金缕曲》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感慨。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一、起句与情绪铺垫

“一样伤心惯。” 开头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已经习惯了伤心。“月明中,南来乌鹊,楚天飞倦。” 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画面,乌鹊在南飞,似乎倦了,这里的“乌鹊”常常是象征着离散和哀愁的意象,暗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漂泊感。

二、个人经历与情感

“身是湘江斑竹子,点点泪珠成串。” 作者把自己比作湘江边上的斑竹,斑竹上的泪珠象征着内心的忧伤和痛苦。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现在境况的惆怅。 “曾熟读、离骚一卷。” 离骚是中国古代屈原的代表作,常常用来表达对理想和现实矛盾的哀叹。这里表明作者深受屈原作品的影响,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三、社会变迁与忧思

“王谢才名休浪许,怕旧家门第沧桑换。” 王谢家族曾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名门望族的辉煌可能已经不再。作者担心家族门第也会经历变迁,这种忧虑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四、情感倾诉与希望

“为君语,定肠断。” 作者提到自己要为某人倾诉,但这种倾诉也必定会引起内心的痛苦。“尽无聊,兰啼蕙泣,花笺洒满。” 作者感到生活中的无聊和悲伤,兰花和蕙草的哭泣,以及洒满花笺的泪水,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消尽少年豪荡气,此意有谁情愿。” 青春时期的豪迈和激情已经消逝,现在这种情感是否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呢?这是一个深刻的自我反思。

五、渴望改变和期望

“便化作、石人都软。” 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变得柔软,这可能暗示着希望改变现状,减少内心的痛苦。 “流水琴材君绝妙,遇中郎、定识桐枝爨。” 这里提到的是古琴的故事,中郎是指蔡邕,他识得焦尾琴的故事。作者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 “焦尾恨,且休怨。” 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虽然有才华,但现实中难以找到知音,但仍希望不要过于埋怨。

总结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希望改变现状、得到认可和理解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