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与西湖僧话旧(壬午)
西湖秋老。
记楼头漏永,夜将残了。
有客侣、扃户围棋,正思远手迟,子声寒悄。
我特无聊,偶拈纸、狂呼成草。
律公真好事,熟睡起来,倚笑称好。
藏之尚存见少。
约明宵复尔,乘兴须早。
点墨轻染羊裙,任燃烛争看,堵墙人绕。
往迹忘寻,却怪我、三年如扫。
拟春棹、还过趰听,柳堤弄鸟。
记楼头漏永,夜将残了。
有客侣、扃户围棋,正思远手迟,子声寒悄。
我特无聊,偶拈纸、狂呼成草。
律公真好事,熟睡起来,倚笑称好。
藏之尚存见少。
约明宵复尔,乘兴须早。
点墨轻染羊裙,任燃烛争看,堵墙人绕。
往迹忘寻,却怪我、三年如扫。
拟春棹、还过趰听,柳堤弄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西湖秋夜与僧人回味往事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友情的深厚。
首先,诗词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西湖的秋夜。作者回忆起夜晚即将结束时,楼上的漏壶(古代计时器)滴答作响,时间仿佛在悄然流逝。此时,有朋友来访,两人关上门下棋。朋友的棋艺似乎有些迟疑,棋子落下时声音轻悄,仿佛带着一丝寒意。这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感觉。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无聊。他随手拿起一张纸,狂放地写下字迹,仿佛在宣泄内心的情绪。这时,一位名叫律公的僧人从熟睡中醒来,看到他的字迹,笑着称赞。这一幕不仅展现了作者与僧人的默契,也透露出一丝轻松和幽默。
随后,作者提到自己还保存着这些字迹,但已经不常拿出来看了。他与朋友约定,明晚再一起下棋,还要早早地来,乘兴而行。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时光的期待。
接下来,诗词转向了另一幅画面:墨点轻轻染在羊裙(可能指羊皮纸或某种布料)上,朋友们点燃蜡烛争相观看,周围人围得水泄不通。这种热闹的场景与前面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欢乐。
然而,作者忽然提到自己已经忘记了过去的一些事情,甚至责怪自己三年来好像什么都没做。这种自嘲的语气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作者展望未来,计划在春天乘船经过趰听(可能是一个地名),在柳堤上赏鸟。这里,作者用春天的美好景象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在暗示生活虽有遗憾,但依然充满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夜、友情、回忆和未来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情感的起伏与西湖的秋夜景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