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尚书喜雨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喜雨诗,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尚书崔公仁政的赞美。下面让我们来深入浅出地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背景与主题
这首诗写于长时间干旱之后,终于迎来了一场及时雨。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间情感巧妙结合,赞美了仁政的成效和雨带来的希望。
诗句解读
-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 太阳连续照射,虽然天气有些昏暗,但还没达到灾害的程度。这里暗示了长时间不下雨,旱情严重。
-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 上天重视人间的疾苦,人们在祈求天降甘霖,希望雨水能够回转旱情。
-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 尚书崔公的仁德使草木受益,他的号召如同号令,引发了风雨。
-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 阴阳的变化停止了,纷飞而下的正是吉祥的雨水。这里形象地描绘了雨前的阴云散去,雨后的清新明亮。
-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 雨水如同天空中的三颗星辰,滋润了庄稼,使四面八方的空气清新。
-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 池塘因为雨水而满了,树林因为雨水而更加芳香。
-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 听到雨点滴落的声音,看到雨水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
-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 雨水带来了丰收的好年景,展现了尚书崔公的才华和能力。
-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 不需要像古代那样通过石鼓来验证,现在的降雨已经证明了雨季的到来。
-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 直接赞美皇恩浩荡,从早晨开始,雨水就遍布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久旱逢甘霖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仁政的赞美。雨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干旱问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希望和丰收的前景。诗中的自然现象和人间情感相互交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