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旧家宋玉,是何人、偏到秋来凄惨。细雨疏风天气冷,离别令人销黯。樯燕飞归,岸花吹送,自是生怀感。挑灯酌酒,平生明目张胆。
二十年在江湖,枫亭柳驿,往事都曾览。胸次可吞云梦九,也没尘埃一糁。木落山高,云寒雁断,水瘦溪痕减。不知把菊,又在何处轩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酹江月》通过描绘秋日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漂泊、往事回忆以及内心孤寂的复杂情感。

首先,诗词开篇就点出了秋天的凄凉氛围。作者以“旧家宋玉”自比,宋玉是古代著名的文人,常以悲秋为主题,这里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接着,作者描绘了“细雨疏风”的天气,寒冷的气候让离别更加令人心情低落。这种天气和情感的对应,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

接下来,作者通过“樯燕飞归,岸花吹送”的意象,进一步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燕子归巢、花朵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也引发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感慨。

然后,作者提到“挑灯酌酒”,表现了他在孤独中借酒消愁的情景。这句“平生明目张胆”则透露出作者的性格,他虽然漂泊江湖,但内心依然坦荡、无所畏惧。这种性格的描写,使得诗词中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孤独感,也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着,作者回顾了自己“二十年在江湖”的经历,提到“枫亭柳驿”,这些都是他在漂泊中曾经停留的地方。这些地名的出现,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暗示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他提到自己的胸怀可以“吞云梦九”,意思是他的胸襟广阔,能够包容世间万物,但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依然没有沾染尘埃,保持着纯净。

最后,作者通过“木落山高,云寒雁断,水瘦溪痕减”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树木凋零、山峦高耸、云层寒冷、大雁南飞,这些景象都象征着孤独和离别。而“水瘦溪痕减”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溪水变瘦,痕迹减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结尾处,作者提到“不知把菊,又在何处轩槛”,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作者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在哪里欣赏菊花,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秋日里对人生漂泊、往事回忆以及内心孤寂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既有孤独感,也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