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毛正仲太博赴召

马周起布衣,一日见紫宸。
献言中机会,数岁持衡钧。
叹息慕前哲,谁能继清尘。
毛公东南美,迥掩竹箭珍。
高才与精识,卓尔出天真。
论政明得失,谈兵到几神。
天戈讨梅山,婉画昔忆伸。
一官遇贤守,相与康吴民。
孰云芙蓉幕,久卧五色麟。
圣君驭群材,功业图日新。
旌麾颇牧用,帷幄良平臻。
奇士求即至,当世有传人。
君今赴明诏,亨会在此辰。
夕发碧江外,秋过清汴津。
彤庭敞神丽,文陛高嶙刚。
良筹上意合,深策庙谟亲。
功名立少壮,富贵将迫身。
我亦有志者,卧疾松陵滨。
耰锄代长铗,韦带比华绅。
高怀未遐弃,荒径杜朱轮。
纚纚听君语,懦夫气益振。
病骝观逸骥,举首嘶呜频。
尚期居要路,回光及幽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贤才的赞美和对时代机遇的期待,同时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志向与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马周”这个历史人物,他出身平民,但因为才华横溢,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诗人用马周的例子来引出对“毛正仲”的赞美,认为他也是像马周一样的杰出人才,既有高深的学识,又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诗人感叹,像毛正仲这样的贤人,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甚至在军事上也有独到的见解,是时代难得的奇才。

接着,诗人提到毛正仲将要被朝廷召用,这是一个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诗人鼓励他抓住这次机会,在朝廷中施展抱负,实现功名富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希望他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然而,诗人在赞美和祝福的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的感慨。他虽然也有远大的志向,但身体不佳,只能隐居在乡间,无法像毛正仲那样在朝廷中施展才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贤才的羡慕和对现实的无奈。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高远的理想,希望有一天能够像毛正仲一样,为国家贡献力量。

最后,诗人以“病骝观逸骥”作比喻,形容自己虽然身体虚弱,但看到毛正仲这样的贤才,依然感到振奋。他希望毛正仲能够在朝廷中取得成就,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隐居中等待时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词通过赞美贤才、感慨自身,表达了对时代机遇的期待和对理想的坚持。诗人既为毛正仲的成功感到高兴,也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朱长文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德宗建中元年(780),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