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 秋夕偕冷禅泛舟孤山放鹤亭,乘月而返(1920庚申)
孤山路。
正日暮、客子行吟去。
扁舟过了西泠,荡向残荷容与。
梅林深处。
有鹤冢、千年不飞舞。
问荒亭、为甚名留(亭中刻有舞鹤赋。),一声声答洲渚。
俄觉入瞑湖云,对烟柳凝寒,着意无语。
雁外鸥边黄昏近,延隔岸、灯光渐吐。
更谁共、清游自赏,算除却、逋仙孰伴侣。
待宵分、树杪明蟾,露痕襟袖如许。
正日暮、客子行吟去。
扁舟过了西泠,荡向残荷容与。
梅林深处。
有鹤冢、千年不飞舞。
问荒亭、为甚名留(亭中刻有舞鹤赋。),一声声答洲渚。
俄觉入瞑湖云,对烟柳凝寒,着意无语。
雁外鸥边黄昏近,延隔岸、灯光渐吐。
更谁共、清游自赏,算除却、逋仙孰伴侣。
待宵分、树杪明蟾,露痕襟袖如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和友人一起乘船游览孤山的景象。孤山是杭州著名的景点之一,是诗人吟咏和游览的胜地。诗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幽静与美丽。
1. 场景描述
- 日暮、客子行吟:傍晚时分,作者和友人乘坐的小船驶离了西湖边的西泠桥,向孤山方向行进,因为此时正是秋天,诗人一边乘船一边吟诗。 - 扁舟过了西泠:小船穿过西泠桥,沿着湖面前行。 - 荡向残荷容与:小船在荷叶凋零的湖面上轻轻摇荡,这里“容与”形容小船悠然自得的样子。2. 自然景致
- 梅林深处:继续前行,小船进入了一片梅林深处。这里的“梅林”指的是一片梅花树丛。 - 鹤冢千年不飞舞:在梅林深处,有一座鹤冢,传说这里曾经有仙鹤栖息,但现在已经没有仙鹤飞舞。 - 荒亭名留:亭子中刻有《舞鹤赋》,作者询问为什么这座亭子会留名,亭子回答说是因为有《舞鹤赋》的缘故。这里的“荒亭”是指孤山上的一个小亭子。3. 情感与思考
- 对烟柳凝寒,着意无语:小船驶过一片烟柳(柳树笼罩在轻烟中)的地方,此时夜色已深,寒意弥漫,作者和友人默不作声,沉浸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 - 雁外鸥边黄昏近: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飞着的雁群和近旁的鸥鸟成为了傍晚的点缀。 - 延隔岸、灯光渐吐:远处的灯火逐渐亮起,描述了城市在湖对岸渐渐亮起的灯火景象。4. 结尾与心情
- 更谁共、清游自赏:这样的夜晚,这样的美景,谁能够与你一起共享这些美好呢? - 算除却、逋仙孰伴侣:除了宋代的林逋(逋仙),还有谁能成为这样的伴侣。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以养鹤种梅著称。 - 待宵分、树杪明蟾,露痕襟袖如许: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明月升上树梢,月光洒在作者的身上,使得衣服上沾满了露水,这是对夜晚的美丽景象的描绘。整首诗词通过对秋天傍晚的自然景色和与友人共游的场景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