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 春暮

荼コ香散一帘风,杜宇声干满树红。南轩一枕梨云梦。离魂千里同,日斜花
影重重。萱草发无情秀,榴花开有恨,断送得愁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元曲《【双调】水仙子 春暮》描绘了一幅春天末尾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哀思。

首句“荼コ香散一帘风”,意思是荼コ花的香气随着春风弥漫开来,春风轻拂,花香四溢。这里用春风和花香来渲染春天的气氛,同时也预示着春天的美好即将逝去。

“杜宇声干满树红”则是说杜鹃鸟的叫声清脆动听,映衬着树上繁花盛开。这里的“杜宇声干”形容鸟鸣声清朗,杜鹃花开得红艳。整句话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生机盎然景象,但“满树红”也暗示着春花即将凋零。

“南轩一枕梨云梦”意为在南面的窗户下,仿佛做过一场梨花般的梦,梨云在这里比喻如云似雪的梨花。这句表达了作者沉醉于梦境中,或许是对春日美景的留恋,或是在梦中寻觅一种解脱与慰藉。

“离魂千里同,日斜花影重重”描绘了作者心中的孤独与落寞,虽然身处他乡,但仿佛有一种无尽的思绪飘向远方。斜阳西下,花影重重,渲染了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氛围。

“萱草发无情秀,榴花开有恨”通过萱草与石榴花的生长,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生长的无奈和感伤。萱草象征着忘忧,但在这首诗里却显得无情;石榴花开得热烈,却蕴含着深深的遗憾。这两句用植物的生长来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悲哀。

“断送得愁浓”最后点明了全诗的情感主旨,感叹春日的逝去和内心的愁绪,所有的美景都逐渐消失,愁绪却越来越浓。

总的来说,这首曲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哀愁,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消逝所引发的愁苦心情。

李致远

李致远[元](1261-约1325)字致远。工曲,今仅存还牢末剧一种,散曲散存太平乐府等选本中。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末》。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