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出书

海内昔凋瘵,天网斯浡潏。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
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中国古代一个关于"洛书"的神话传说,用比喻手法赞美了治国智慧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背景故事:诗人用"海内凋瘵"形容远古时期天下混乱的状态,就像人得了重病。"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说的是神龟和龙马从洛水中献上天赐的《洛书》,这个传说象征治国智慧的诞生。

2. 治国理念:诗中"明德盛""彝伦秩"等词强调,好的治国之道在于发扬光明德行(明德)和建立社会秩序(彝伦)。就像大禹治水"地敷作乂功",既治理了洪水(自然秩序),也避免了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秩序)。

3. 深远影响:最后四句说这种治国智慧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困境(百川泛滥),更成为后世长治久安的基础(永赖至于今)。"畴庸"指酬谢功臣,暗示这样的治国之道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全诗用神话传说作引子,实际是称赞以德治国、建立秩序的治国智慧。把抽象的政治理念融入生动的神话意象中,既保留了传说的神秘色彩,又赋予了深刻的政治寓意。就像用"免为鱼恤"这样形象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萧昕

萧昕(702-791),河南人。少补崇文进士。开元十九年,首举博学宏辞,授阳武县主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