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郭外溪边寺,年来两送行。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
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送友人》描绘了诗人在城外溪边的寺庙,两次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郭外溪边寺,年来两送行”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次数,城外溪边的寺庙见证了诗人两次送别友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则通过对比春天树木抽条和秋天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秋天的萧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中,诗人回忆起过去春天的山色,感叹即使美景如画,也难以减轻对故乡的思念。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句“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与友人约定,将来再相聚时,一起饮酒赋诗,询问彼此的近况。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