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南吕】四块玉 闲适》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们简单而快乐的相处时光。
诗的开头,“旧酒投,新醅泼”说的是把剩酒倒掉,新酿的酒倒出来,大家都开怀畅饮。这里的“投”和“泼”是动作,表现出喝酒时的随意和畅快。接着,“老瓦盆边笑呵呵”描绘了大家围坐在老旧的瓦盆旁,笑声不断,气氛非常轻松愉快。
“共山僧野叟闲吟各”指的是作者和山中的僧人、乡野的老人一起随意吟诗作对,彼此交流,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这里的“闲吟”不是正式的诗歌创作,而是随意的、即兴的表达,显得非常自然。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则是说大家各自拿出自己带来的食物,可能是鸡、鹅之类的家常菜肴,简单而实在。这种互相分享的方式,不仅体现了朋友间的亲密,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质朴和温馨。
最后,“闲快活”三个字总结了全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悠闲、自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情节,但却通过简单的场景和语言,传递出一种宁静、愉悦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纷扰、回归自然的美好。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