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 咏栀子花

涂香晕色,腻粉团酥,产瑶池仙境。
梅风乍拂,看六出、差与雪花相近。
晶盘贮水,常伴得、玉纤清润。
笑绮窗、对此同心,也算合欢蠲忿。
朝凉恰好梳头,称蝉翼轻分,斜压云鬓。
菱花月满,钗朵重、不减旧时丰韵。
多情蛱蝶,又栩栩、飞来相并。
误几回、梦醒纱橱,寻遍小屏山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咏栀子花的词,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栀子花的美,同时巧妙融入了女子梳妆、相思等生活化场景。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1. 花的外在美 开篇用"涂香晕色,腻粉团酥"形容栀子花瓣像女子化妆用的香粉般柔腻,将花拟人化。"六出(六瓣花)似雪花"的比喻既写形状又突出洁白,而"晶盘贮水"的细节(可能指白瓷盆养花)更衬托出花的清雅。

2. 花与人的互动 词中女子晨起梳头时("朝凉梳头"),把栀子花斜簪在蝉翼般轻薄的发髻上,"菱花镜里月满"暗示她顾影自怜。这里花成了女子装扮的一部分,暗示其高洁的品格。

3. 情感的寄托 "同心""合欢"等词表面写花的并蒂形态,实则暗含相思。最有趣的是结尾:女子多次误把纱帐外飞舞的蝴蝶当作恋人(因为蝴蝶常成双成对),惊醒后遍寻枕屏却不见踪影——这里栀子花的芬芳引来了蝴蝶,又引发了一场美丽的误会,把花的香气与思念之情自然融合。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特写花瓣的质地,拉到女子簪花的近景,再切换到蝴蝶误入的闺房场景,最后定格在空空的山形枕上。通过栀子花串联起自然之美与人间情思,既有细腻观察,又有巧妙联想,读来清新又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