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逝去繁华的追忆。
诗的开头,“金阁惜分香,铅华不重妆”,金阁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富贵,分香则暗示了繁华的消散。铅华是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粉,不再重妆,意味着曾经的美丽与繁华已经不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惋惜。
“空馀歌舞地,犹是为君王”,歌舞地曾经是热闹非凡的场所,如今却只剩下空旷与寂寞,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为君王而存在的。这句透露出对权力与荣华的讽刺,即使繁华不再,人们依然在追逐虚名。
“哀弦调已绝,艳曲不须长”,哀弦是悲伤的音乐,调已绝意味着悲伤已经到了极点,而艳曲则是指那些华丽的乐章,不须长意味着这些虚华的东西已经不再需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虚华的厌弃和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最后,“共看西陵暮,秋烟生白杨”,西陵是古代帝王的陵墓,暮色中的西陵显得格外凄凉,秋烟和白杨则增添了萧瑟的氛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象征着繁华过后的落寞与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凄凉,表达了对权力、荣华的反思和对真实情感的追寻,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美感。
乔知之
乔知之,唐(公元?年至六九七年)名不详,同州冯翊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