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子

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
可堪虚度良宵。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锁春晖。目断巫山云雨,
空教残梦依依。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青春少女的微妙心事,用生活化的比喻展现了她的娇俏与寂寞。

上片像给少女画了幅动态肖像:开篇"破瓜年几"点出她十六岁左右的妙龄,"含情惯得人饶"写她撒娇时让人心软的模样。后两句用"桃李精神鹦鹉舌"这个绝妙比喻——像桃花李花般鲜活,又像鹦鹉学舌般伶牙俐齿,活画出少女的娇憨俏皮。但这样可爱的女孩却在"虚度良宵",透露出无人陪伴的失落。结尾笔锋一转,突然羡慕起"蓝罗裙子",只因它能时刻紧贴纤腰,暗示她对亲密关系的向往。

下片转为内心独白:少女写了无数情书(鱼笺),但春光如被锁住般无法传达。巫山云雨的典故暗示她对爱情的幻想,最终却只能守着残梦。"熏香小鸭"(鸭形香炉)的意象很有趣——她竟嫉妒起香炉能一直待在屏风后,这孩子气的比较恰恰暴露了深闺的孤独。

全词妙在将少女心事藏在日常细节里:羡慕裙子、嫉妒香炉这些看似任性的念头,实际是青春寂寞的变相表达。词人用鲜活的比喻替代直白抒情,让人看到一位活泼又孤单的少女形象,这种含蓄的写法反而让情感更有穿透力。

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