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乡村生活的闲适画面,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田园气息。
第一句"幽人海昌住,草屋向村墟"直接点明主人公是个隐居的雅士,住在海昌这个地方的草屋里。草屋面向村落,暗示他与世俗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士的日常生活:他时常呼唤仙鹤作伴(可能是指真正的鹤,也可能是比喻高洁的朋友),引泉水养鱼;春天梨花盛开的小巷透着清冷,夜晚榆树叶子在窗前投下斑驳的影子。这些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隐居环境。
最后两句最有画面感:细雨中,隐士点亮灯火,在方正的床榻上专心读书。这个场景特别打动人心,把隐士超脱物外、专注修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整首诗没用任何华丽词藻,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通过草屋、仙鹤、泉水、梨花等意象,把乡村隐士清雅淡泊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可贵的是,诗中透露出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精神富足不在于物质享受。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