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春云巧似山翁帽

春云巧似山翁帽,
古柳横为独木桥。
风微尘软落红飘,
沙岸好,草色上罗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自然画卷,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

首句“春云巧似山翁帽”,将春天的云朵比作山间老翁的帽子,形象地描绘了云朵的轻盈和飘忽不定的特性。这种比喻让人联想到山中的宁静与悠闲,仿佛云朵也带着一份悠然自得的心情。

接着,“古柳横为独木桥”,古柳横跨水面,仿佛自然形成的独木桥。这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古老和坚韧,还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和谐与质朴。古柳与独木桥的结合,增添了一份古朴的韵味。

第三句“风微尘软落红飘”,微风轻拂,尘土柔软,花瓣随风飘落。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美丽。风微尘软,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而落红飘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两句“沙岸好,草色上罗袍”,描绘了沙岸的美丽和草色的青翠。沙岸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景色的喜爱,而草色上罗袍则通过视觉的对比,突出了草色的鲜艳与生机。罗袍通常指华丽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草色的美丽,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整首诗词通过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愉悦心情。每一句都像一幅画,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让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曹明善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郯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明·贾仲明称他“神京独赋《长门柳》(即〔清江引〕首句),士林中逞俊流,万人内占了鳌头。”因伯颜缉捕,乃南逃吴中僧舍避祸。居数年,伯颜事败,方再入京。他与任则明、马昂夫等相交。任作有〔清江引〕《曹明善北回》曲。曹则有〔喜春来〕《和则明韵》曲、〔小梁州〕《侍马昂夫相公游柯山》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