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

雉堞亭亭倚翠微,高楼袅袅弄清晖。
共邀嘉客扶筇杖,骤喜凉风振羽衣。
过雨山川颜色好,投林鸟雀噪声稀。
月摇翠浪明珠碎,云满金波破镜飞。
雄辨琅琅如落屑,新诗句句似连玑。
自怜性僻耽幽寂,却恨匆匆便赋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次登山的美丽场景,以及诗人在亭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让我们一步步来解析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首句“雉堞亭亭倚翠微,高楼袅袅弄清晖”,意思是说,高高的城墙和高楼在绿意盎然的山间显得格外挺拔,它们在阳光下轻轻摇曳,散发着清新的光芒。这里通过视觉和光影的描绘,营造出一幅清新的自然画卷。

第二句“共邀嘉客扶筇杖,骤喜凉风振羽衣”,写的是诗人邀请了一些优秀的客人一起来登高,他们用竹杖辅助行走,突然间一阵凉爽的风吹来,吹动了客人们的衣裳。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友情,以及在清凉的自然环境中畅游的喜悦。

第三句“过雨山川颜色好,投林鸟雀噪声稀”,意思是说,雨后的山川更加美丽,树林里的鸟儿也因为雨后空气清新而声音变得不那么嘈杂。这句诗通过环境的变化,表达了雨后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

第四句“月摇翠浪明珠碎,云满金波破镜飞”,借用了月光下的湖面水波荡漾的形象,比喻月光下的光芒如同明珠碎裂,而云朵又像是飞舞的镜子碎片。这句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夜晚月光和云彩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雄辨琅琅如落屑,新诗句句似连玑”,形容了诗人在亭上与友人们热烈讨论的情景,大家的讨论就像洒下的细小珠子一样,而新写的诗句则像连起来的宝石一样完美。这里赞美了诗人们才华横溢,能够激发出许多美妙的创作灵感。

最后一句“自怜性僻耽幽寂,却恨匆匆便赋归”,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自认性格孤僻,喜欢幽静的环境,但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匆匆离开这里,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不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美丽风景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自己匆匆离去的遗憾。

整首诗以清新的山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