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南歌子·夜坐咏怀

暗牖窥饥鼠,空阶咽断蛩。
西风一夕卷梧桐。
惊觉秋衾残梦画堂东。
心事三生石,年华一杵钟。
坐来明月正中峰。
照澈蒲团香炉泪痕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坐时的深沉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环境描写:诗的开头通过“暗牖窥饥鼠,空阶咽断蛩”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荒凉。饥饿的老鼠在黑暗中窥探,断断续续的蛩鸣(蟋蟀的叫声)在空荡荡的台阶上回响,给人一种孤寂、凄凉的感觉。接着,“西风一夕卷梧桐”进一步以秋风卷起梧桐叶的景象,烘托出萧瑟的秋意。

2. 情感流露: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惊觉秋衾残梦画堂东”,突然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身处画堂的东侧,被秋夜的寒意和残梦所困扰。这表现出他内心的不安和对往事的回忆。

3. 人生思索:接下来的“心事三生石,年华一杵钟”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三生石”象征着前世、今生和来世,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因果的思索;“一杵钟”则暗示时间的短暂和无情,提醒我们年华易逝。

4. 静坐感悟:最后,“坐来明月正中峰。照澈蒲团香炉泪痕浓”描绘了诗人静坐时的场景。明月高悬,照在他的蒲团和香炉上,映出他脸上深深的泪痕。这一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悲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独坐时的孤独、对命运的思索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它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生中无法避免的悲欢离合,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