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慢(己卯至壬辰(一九三九至一九五二))
澹月窥云,昏烟阁水,夜凉清露初零。
络纬惊秋,凄吟直到三更。
无端唤醒机窗梦,渺瀛涯莫辨归程。
最销魂,万缕千丝,锦字难凭。
便教幽意从头数,问迷金醉粉,能几人听。
为汝低回,有声争似无声。
青芜未必埋愁地,胜筠笼绮户长扃。
许知音,风露深宵,萤火星星。
络纬惊秋,凄吟直到三更。
无端唤醒机窗梦,渺瀛涯莫辨归程。
最销魂,万缕千丝,锦字难凭。
便教幽意从头数,问迷金醉粉,能几人听。
为汝低回,有声争似无声。
青芜未必埋愁地,胜筠笼绮户长扃。
许知音,风露深宵,萤火星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庆春泽慢》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绪和情感。
开头几句写景:月亮淡淡地透过云层,昏黄的烟雾笼罩着水面,夜晚的凉意中,露水刚刚开始凝结。秋虫(络纬)的鸣叫声仿佛在惊扰秋天,直到深夜还在凄凉地吟唱。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从写景转向抒怀:秋虫的鸣叫无意间惊醒了诗人的梦境,梦醒后,诗人感到迷茫,仿佛无法辨认回家的路。这里的“渺瀛涯”象征着一种迷失感,诗人在现实中感到困惑和彷徨。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某种情感的怀念:“最销魂,万缕千丝”,形容这种情感错综复杂,难以言表。而“锦字难凭”则暗示了这些情感无法通过书信传达,显得格外沉重。
在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他问自己,曾经沉迷于繁华与享乐的生活,但真正能理解他的人又有多少?这里的“迷金醉粉”指的是世俗的繁华与享乐,而“能几人听”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孤独感。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某种情感的执着:他为了这种情感而徘徊不定,甚至觉得“有声争似无声”,意思是有些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反而沉默更能传达心声。
最后,诗人提到“青芜未必埋愁地”,意思是草木丛生的地方未必能掩盖忧愁,反而可能让忧愁更深。他感叹,或许只有在深夜里,与知音相伴,看着萤火虫在风露中闪烁,才能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迷茫以及对某种情感的执着与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