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子长夜饮即席作歌
豪气君未除,长啸轻远游。虽为辽海客,不识边城愁。
青丝玉壶银凿落,中宵坐我碧油幕。海风吹天星动摇,边色横烟月澄廓。
倚笛频惊出塞声,衔怀尚拟华年乐。黄龙东望沙茫茫,黑林树色参天长。
此行应痛永垂别,他时相忆徒慨慷。爱君且复饮君酒,庭树摇摇挂珠斗。
梦去难攀鹤市花,醉来聊折龙城柳。眼中万事尽飘蓬,尔我安能日携手。
故园何处五湖滨,难后逢君意转亲。谁怜玄菟城头月,泣尽黄公垆畔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陈子长在边城夜饮的情景,表达了豪情壮志与离别之愁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诗人称赞陈子长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虽然身在遥远的辽海,却并不为边城的孤寂和忧愁所困扰。两人在夜晚的碧油幕下对饮,青丝玉壶、银凿落(酒器)显得格外雅致。海风吹拂,星空摇曳,边城的月色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清澈辽阔。这些景象烘托出两人豪迈的情怀。
接着,诗人通过笛声和酒杯,表达了对出塞征战的感慨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黄龙、黑林等边塞地名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边塞氛围。诗人意识到,这次相聚可能是永别,未来的回忆只能带来无尽的感慨。
在酒意渐浓时,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庭树摇曳,星光闪烁,仿佛在为他们送别。诗人感叹人生如飘蓬,无法与朋友日日相伴,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舍。
最后,诗人提到故园和五湖,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尽管经历了艰难,但两人在异乡相逢,感情更加深厚。诗人以玄菟城头的月亮和黄公垆畔的泪水,象征了边城的孤寂和离别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边城的夜景、饮酒的场景和对未来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豪迈与忧伤交织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吴兆骞
(1631—1684)清江南吴江人,字汉槎。吴兆宽弟。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居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求明珠子纳兰性德为之缓颊,旧日文友宋德宜、徐乾学集资纳赎,始得放归,又三年而卒。有《秋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