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读书人对功名和官场的复杂心态。
第一句"昔闻高贤心,登用乃滋惧"说古代有才能的人,反而害怕被朝廷重用。就像现在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想当官,因为知道责任大、风险高。
中间几句用比喻手法:朝廷像张开大网招揽人才("张罗网四海"),官员奏章堆满衙门("章满公车路"),但真正清高的人就像旅店里打扫的杂役("逆旅占扫人"),或是看到掉在地上的锅也不弯腰去捡的人("荷甑有不顾"),根本不在乎这些功名。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结论:何必非要赶着和大家一起挤官场("何至企同时")?靠写诗写文章也能安身立命("起家但词赋")。要像古代名将乐毅那样有远大抱负("远大论乐生"),少追求虚名("荣名宜少慕")。
全诗核心是劝人不要盲目追求官场名利,保持清高品格,通过真才实学实现人生价值。就像现在说"不要都去挤公务员,做自己擅长的专业也很好"。诗中用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把古代知识分子的傲骨和清醒说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