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山上乱云随手变,
浙东飞雨过江来。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
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叫《喜雨》,描写的是一场及时雨带给诗人的喜悦之情。下面我来帮你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一开始,诗人站在路口,久久徘徊,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的茅草屋前,长满了青苔,显得有些萧瑟。这个时候,诗人突然看到远处的山上云雾翻滚,变幻莫测。紧接着,江面上开始下起了雨,雨势之大,仿佛是从浙东地区飞奔而来。诗人的喜悦之情由此而生。

在这场及时雨的滋润下,大自然恢复了生机。诗人认为这正是中正的气运,带来了万物生长的力量。空中沉睡的雷电也开始活跃起来,发出隆隆的声音。诗人想象着千里之外的稻田一片绿油油,充满生机。这样的景象不禁让诗人想到了自己家中的酒樽和风月,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的到来给自然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