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作誉蚊诗

炎方有微虫,众口交詈毁。
惟予曰不然,此物甚可喜。
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
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
日中各有事,不出使徐理。
黄昏独无畏,结阵压重垒。
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
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
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
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
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
幸能忍须臾,卑飞过贫里。
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
汝持身作注,得尺甘丧咫。
一饱细可怜,道固不欺诡。
君看夸夺徒,仁义日挂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蚊子为切入点,用幽默诙谐的手法来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的一些特点。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含义。

诗的开头提到在炎热的地方有一种小小的虫子,人们通常都觉得它们很烦人、讨厌。然而,诗的作者认为这种小虫其实有可爱的一面。接着,作者通过描绘一只蚊子如何给书生们带来独特的学习方式来展开论述。

书生们平时习惯于学习和研究,但有些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初衷,变得懒惰(这里的“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意为书生喜欢学习,但有时因为懒惰而放弃初衷)。而这时,蚊子的嗡嗡声就像一个监督员一样,时刻提醒着他们应该努力学习和工作(“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这种比喻生动描绘了蚊子给书生们带来的激励作用。

之后,诗中提到,蚊子会“结阵压重垒”,仿佛武士一样,用勇气面对暗处的袭击。这象征着哪怕面临困境,也要坚持到底的精神。接着,作者指出,虽然很多人在家中设置了很多武器来驱赶蚊子,但蚊子最终还是用鲜血来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

接下来,诗中提到蚊子在白天选择避开热闹的地方,似乎在示弱或回避斗争。但到了晚上,蚊子们会组成阵列,用团结的力量向困境发起攻击(“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这种行为体现了蚊子坚韧不屈和集体智慧。

最后,诗中讽刺了那些贪图金钱和生命的人,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追求利益,而忽略道德和仁义(“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

整首诗用蚊子作为象征,展示了它们虽然微小但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对那些懒惰、贪图安逸而忽视道德和责任的人进行了讽刺。诗的结尾更是直接点出了贪财和仁义的对立,呼吁人们要坚守道德和仁义。

王允皙

王允皙(1867-1929) 字又点,号碧栖。福建长乐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授建瓯教谕。又受聘为北洋海军衙门僚属。官至婺源知县。诗意境高远,有不可一世之概。词初学王,复出入于姜张。与王鹏运、朱孝臧等唱酬,颇受推重。有《碧栖诗》、《碧栖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