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成所画十册(十首并序) 其四 蜀山旅思

忆昔蚕丛开蜀国,崔嵬剑阁入寒云。
荒郊寂寂猿啼苦,多少归人不忍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古代蜀地的荒凉景象,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的艰辛。

首先,诗中提到“蚕丛开蜀国”,蚕丛是传说中蜀地的开国君主,这里用来指代蜀地的古老历史。接着,“崔嵬剑阁入寒云”描绘了剑阁高耸入云的险峻景象,剑阁是蜀地的重要关隘,象征着蜀道之难。

然后,“荒郊寂寂猿啼苦”进一步渲染了蜀地的荒凉和孤寂,猿猴的啼叫声更增添了旅途的凄凉氛围。最后,“多少归人不忍闻”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听到猿啼声更让他们感到心碎,不忍再听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蜀地的荒凉景象和旅人的内心感受,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思乡的深情,让读者感受到古代蜀道的艰难和旅人的孤独与无奈。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