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翁
今我刺舟康郎曲,舟前老翁走且哭。
蒙袂赤跣剑小男,问之与我涕相续。
饶州城南旧姓子,出入辇人被华服。
岂知醉饱有时尽,晚遭乱离日枵腹。
往年县官沈与李,仓卒教民执弓槊。
长男二十视贼轻,两官俱死死亦足。
去年始见防东军,三月筑城废耕牧。
军中夜嚣书又哗,往往潜占山村宿。
后来将军毕金科,能奔虏卒如豕鹿。
饶人亡归再团练,中男白晰时十六。
将军马号连钱总,授儿揃剔刍苜蓿。
此马迎陈健如虎,将军雷吼马电逐。
昨怒追风景德镇,但膊千人去不复。
将军无身有血食,马后吾儿鸟啄肉。
命当战死那望生,如此雄师惜摧衄。
不然拒璧城东头,棘手谁能拔五岳?
蜀黔骑士绝猛激,守戍胡令简书促。
郡人已无好肌肤,莫再相惊堕鸡谷。
此时老翁仰吞声,舌卷入喉眼血瞠。
衣敝踵穿不自救,原客且念怀中婴。
呜呼谁知此翁痛,羸老无力操州兵。
山云莽莽燐四出,湖上黑波明素旌。
大帅一肩系百城,一将柱折东南倾。
我入无家出忧国,对翁兀兀伤难平。
筐饭劳翁勿涕零,穷途吾属皆偷生。
蒙袂赤跣剑小男,问之与我涕相续。
饶州城南旧姓子,出入辇人被华服。
岂知醉饱有时尽,晚遭乱离日枵腹。
往年县官沈与李,仓卒教民执弓槊。
长男二十视贼轻,两官俱死死亦足。
去年始见防东军,三月筑城废耕牧。
军中夜嚣书又哗,往往潜占山村宿。
后来将军毕金科,能奔虏卒如豕鹿。
饶人亡归再团练,中男白晰时十六。
将军马号连钱总,授儿揃剔刍苜蓿。
此马迎陈健如虎,将军雷吼马电逐。
昨怒追风景德镇,但膊千人去不复。
将军无身有血食,马后吾儿鸟啄肉。
命当战死那望生,如此雄师惜摧衄。
不然拒璧城东头,棘手谁能拔五岳?
蜀黔骑士绝猛激,守戍胡令简书促。
郡人已无好肌肤,莫再相惊堕鸡谷。
此时老翁仰吞声,舌卷入喉眼血瞠。
衣敝踵穿不自救,原客且念怀中婴。
呜呼谁知此翁痛,羸老无力操州兵。
山云莽莽燐四出,湖上黑波明素旌。
大帅一肩系百城,一将柱折东南倾。
我入无家出忧国,对翁兀兀伤难平。
筐饭劳翁勿涕零,穷途吾属皆偷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鄱阳翁》这首诗通过一个老翁的遭遇,反映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康郎曲划船时遇到一个老翁,他赤脚蒙面,带着小儿子,边走边哭。通过老翁的口述,我们得知他原本是饶州城南的富家子弟,生活优裕,但战乱让他失去了这一切,甚至到了挨饿的地步。老翁提到,他的大儿子在抵抗贼人时英勇牺牲,而小儿子也被征入军队,最终在战场上阵亡。老翁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诗中提到的“将军毕金科”是一个英勇的将领,他带领士兵奋勇杀敌,但即便如此,战争依然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老翁的儿子虽然勇敢,但最终还是战死沙场,留下了无尽的悲痛。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揭示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毁灭性打击。
老翁的悲痛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亲人,更是因为他对未来的绝望。他衣不蔽体,脚上穿破鞋,甚至连怀中的婴儿都无法照顾。诗人通过老翁的处境,表达了对战争的无情控诉,同时也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
诗的结尾,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无家可归,但仍然心系国家。他给了老翁一筐饭,安慰他不要哭泣,但在这样的乱世中,大家其实都是在“偷生”,生活艰难,前途未卜。
整首诗通过老翁的个人悲剧,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读来令人动容。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控诉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