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儿

妆阁倚菱江,清镜影娥双。
不待腰身全露,约略小鞋帮。
无计引寻撞,黄昏静、各自凝釭。
凉蟾到枕,酸鸡破梦,一样秋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画面感很强,像一部微电影。

开头两句像镜头特写:女子靠在临江的梳妆台前,镜子映出她和月亮两个影子。"菱江"可能是弯曲的江水,"娥"这里指月亮。这种"双影"暗示了她形单影只的状态,只有月亮作伴。

接下来两句很妙:她还没完全起身,只隐约露出一点鞋尖。这种含蓄的描写比直接写"美人梳妆"更有味道,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下半阕时间跳到黄昏后。女子点着灯独自发呆,"寻撞"可能是寻找消遣的意思,但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凝釭"就是盯着灯芯出神,画面突然静止。

最后三句最精彩:月光爬上枕头(凉蟾指月亮),"酸鸡"可能是蟋蟀(古诗词里常用虫鸣写愁),叫声惊醒浅梦。无论月光还是虫声,都和她一样,被困在这扇秋天的窗户里。这里把人的孤独、虫的鸣叫、月的清冷全糅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秋夜的寂寥。

全词没有直接说"我想你""我好孤单",但通过梳妆台、鞋尖、灯盏、月光、虫鸣这些细节,把女子隐秘的思念和寂寞写得丝丝入扣。就像用几个零碎镜头,拍出了整夜的无眠。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