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负笈吉大(1985.10)

北国秋无限。
正西风,云涵落照,故园天远。
览尽白杨枝千索,芳草萋萋魂断。
细认取,天边孤雁。
不道晚凉生怀袖,却难寻,别浦蝉声怨。
游子意,为谁倦。
文辞未遂浮生半。
不堪言,千秋儒子,眼前书卷。
南北诸君同此际,徒向寒窗兴叹。
但俯首,男儿肝胆。
幸有冰心兼骏骨,醉扶疏,笑抚冯谖剑。
问世路,几千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1985年秋天,一位离乡求学的年轻人在吉林大学读书时的复杂心情。全篇用秋景起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求学路上的孤独、迷茫与坚持。

上阕以"北国秋无限"开篇,用西风、落日、白杨、枯草等典型秋景,营造出苍凉的氛围。望着天边孤雁,听着消失的蝉鸣,游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芳草萋萋魂断"化用《楚辞》典故,暗示离乡之痛。这些景物不仅是眼前实景,更是作者内心孤独的投射。

下阕转向对求学之路的思考。"文辞未遂浮生半"道出学业未成的焦虑,"千秋儒子"则体现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虽然和各地同学一样面临寒窗苦读的艰辛,但作者仍保持"男儿肝胆"的豪情。最后用"冯谖弹铗"的典故(战国时不得志的谋士敲剑作歌),以醉中抚剑的潇洒姿态,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坚定探索。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传统文人情怀与现代求学体验完美融合。秋日思乡、寒窗苦读这些古典意象,与1980年代大学生的真实心境交织在一起。结尾"问世路,几千万"的叩问,既有迷茫也暗含希望,让每个为理想奋斗过的人都能产生共鸣。词中"冰心""骏骨"的自我期许,至今仍能给人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