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题俞寿曲(锡畴)焦岩话雨图

草粘堤,树遮寺。
依约旧游地。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
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
我衰矣。
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充满怀旧与感慨的画面。诗中的场景设定在焦岩,一个熟悉却又充满变化的地方。诗人通过“草粘堤,树遮寺”这样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一片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景象,仿佛在回忆过去的时光。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描绘了连绵的寒雨和广阔的江面,给人一种孤寂和无边的感觉。夜晚的雨声和思绪交织,诗人无法入眠,回忆起许多往事,尤其是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开天遗事”,即那些古老而遥远的传说或历史事件。

诗人感慨自己已经衰老,“我衰矣”,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对往事的厌倦。他不再愿意翻阅那些厚重的书籍,也懒得去拾取那些古老的文字。这种情绪进一步体现在“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中,诗人倚杖登楼,看着落日,似乎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却又有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意味着时光流转,周围的景物依旧,但那些曾经熟悉的人或事却已不再。面对这幅画作,诗人只能“卧游而已”,即通过画作来回忆和想象,无法真正回到过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充满了沧桑感和哲理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