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送晋竹之江南
乌篷艇子,有两枝柔橹。
一路青山画眉妩,正江南叶落,酒味初浓,霜天好,飞尽吴娘六柱。
相思红豆曲,画壁旗亭,此去双鬟定须顾。
记取夜深时,明月枫桥,曾照我、泪痕揩处。
算鬓影衣香易魂销,休忘却、西湖梅花待汝。
一路青山画眉妩,正江南叶落,酒味初浓,霜天好,飞尽吴娘六柱。
相思红豆曲,画壁旗亭,此去双鬟定须顾。
记取夜深时,明月枫桥,曾照我、泪痕揩处。
算鬓影衣香易魂销,休忘却、西湖梅花待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像一部江南水乡的微电影,用温柔的笔触讲述着送别友人的故事。
开篇镜头聚焦在典型的江南交通工具——乌篷船上,两个船桨轻轻划动,仿佛能听见"吱呀"的水声。船行一路,两岸青山如美人的画眉般秀丽。这里巧妙地把静态山水比作动态的妆容,让风景有了生命感。
随后画面转入深秋江南:落叶时节,新酿的美酒正好品尝,秋高气爽的天气里,船娘们划着六桨船穿梭往来。"吴娘六柱"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头戴蓝印花布的江南女子驾船而过的身影。
下半阕转入抒情模式。诗人叮嘱远行的朋友:到了江南,一定要去听相思红豆曲,去酒楼看题诗壁画(古代文人喜欢在酒馆墙壁题诗),别忘了欣赏会唱曲的姑娘们。这里"双鬟"指的是梳着双髻的歌女,暗示江南的文化娱乐生活。
最动人的是结尾的叮嘱:记得去枫桥看看,那里夜晚的明月曾照过我的泪痕。这是全词情感浓度最高的部分,把个人记忆与江南地标(枫桥)联系起来。最后两句像是温柔提醒:江南虽好,可别沉迷在"鬓影衣香"中忘了回程,西湖的梅花还在等你呢!
全词妙在将送别愁绪藏在美景与叮嘱中,没用"愁""悲"字眼,却通过"泪痕""魂销"等细节流露真情。就像用江南水墨画的方式,淡淡几笔就勾勒出深厚的友情,读来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