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复用前韵

问谁歌、六朝琼树。当年春满庭宇。歌残夜月西风起,吹动一川禾黍。愁绝处。□□汝。姑苏麋鹿成群侣。清樽谩举。对淡淡长空,萧萧乔木,慷慨吊今古。生平苦。走遍南州北府。年来颇得幽趣。绿蓑青笠浑无事,醉卧一天风雨。秋几许。沙渚上,渔樵小隐随编户。扁原缺扁字,兹据丁钞本补舟脱去。望绮散余霞,江澄净练,还爱谢公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的主题是怀古伤今,夹杂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理解:

上片像是电影镜头开场——先问"谁在唱六朝繁华的歌谣?"带我们瞬间穿越到当年春色满院的盛况。紧接着镜头一转,用"夜月西风、禾黍摇动"的画面,把繁华后的凄凉直接推到眼前。最绝的是"姑苏麋鹿成群"这个意象,用吴国故宫变鹿场的典故,把历史沧桑感拉满。最后词人举杯独酌,望着空旷天地和沙沙作响的老树,这种孤独怀古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

下片画风突变,像是切换了生活频道——词人说自己跑遍大江南北后,突然get到了隐居的快乐。每天披着绿蓑衣、戴着青斗笠,风雨天醉卧船头,简直是古代版的"躺平"生活。特别是描写秋日江景的几句:沙洲上的渔夫樵夫、晚霞映江面像绸缎、江水清澈如白绢,这些画面清新得能当手机壁纸。最后致敬谢灵运,其实是悄悄表白自己爱上这种山水田园派的生活方式。

全词最妙的是把两种情绪无缝切换:前脚还在为历史更迭叹息,后脚就陶醉在渔舟唱晚里。这种"古今切换键"玩得特别溜,完美展现了古代文人既关心历史兴亡,又向往江湖自由的矛盾心理。写景时用的"禾黍""麋鹿""余霞"等意象,都是自带沧桑感和意境美的经典文化符号。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