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闲适

日长谁伴中庵。太初岩。静扫闲庭,独自看晴岚。

岚翠滴。云影湿。雨声酣。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乌夜啼 闲适》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景象,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场景描述

首句“日长谁伴中庵”中的“日长”指的是天色渐晚,夕阳西下。作者提问“谁伴中庵”,这里的“中庵”是作者自指或所处环境的名称,带有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这种提问暗示着作者此时的孤单,但也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

自然景致

接下来,“太初岩”点出了自然景观,可能是一座山岩或岩石,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原始。“静扫闲庭,独自看晴岚”描述了作者在岩石旁扫除庭院,独自欣赏晴朗天空中飘浮的雾气,意境非常宁静、闲适。这里的“晴岚”指的是晴天时的层云,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

自然美景

“岚翠滴。云影湿。雨声酣”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这里的“岚翠”形容的是山中雾气和绿色植物,仿佛雨露滋润般清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云影湿”和“雨声酣”则是动态的描写,仿佛云层被雨水浸湿,雨声绵密,给人一种宁静中带着生机的和谐感。这三句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十分生动。

诗意升华

“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中的“昌黎老笔”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笔,这里表达了作者希望用韩愈那样的文笔来描绘眼前的美景。韩愈的文学作品中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怀和激越的情感,这里通过借喻手法,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终南”则是指终南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的美丽之地。这句诗使整个诗词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不仅呈现了眼前美景,也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升华,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态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