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诗

夜楼明月弦,露下百花鲜。
情多意不设,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春夜里一个思念远方之人的孤独心境,用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传递细腻情感。

前两句"夜楼明月弦,露下百花鲜"像电影开场镜头:月光像琴弦一样斜挂在夜空中,带着露珠的花朵在月光下格外鲜亮。这里用"弦"形容月光,既写出月亮的形状,又暗示有人正在弹琴思念,露水滋润的花朵则暗示时间已到深夜。

中间两句"情多意不设,啼罢未归眠"直接描写主人公状态:因为思念太深,脑子已经乱了,哭完之后还是睡不着。"情多意不设"这种说法很特别,就像我们现在说"想太多脑子当机了"。

最后两句"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点明思念的对象在遥远敦煌,等一封信要一整年。用地理距离的遥远和时间漫长的等待,把思念之苦写得具体可感。说敦煌"定若远"而不是直接说"很远",有种无奈的确定感,好像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却依然痛苦。

全诗魅力在于:用月光、带露鲜花这样美好的夜景色,反衬出人睡不着觉的痛苦;把抽象的感情通过"等信要一年"这种具体细节表现出来;语言干净利落,没有华丽词藻却情感饱满。就像一个人深夜睡不着,看着月亮和花朵,掰着手指算日子等信的画面,特别真实动人。

0